• 首页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明星艺人
  • 音乐试听
  • 星礼派送
  • 明星美图
  • 演出设备
  • 艺人招聘
  • 视听制作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列表

    陈燮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准备

    Date:2012-06-30 10:54:58   来源:互联网   访问:
    陈燮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准备

    image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党委书记,上海博物馆馆长 陈燮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准备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讲文化强国,文化强国是一种战略思考,在此命题下提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本来中国文化有序传承,应该有很强的文化自信,但是如今有些领域变得不那么自信了,这就需要完成一个文化准备,所以我觉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归根结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文化准备。

      文化准备包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一个社会、一个城市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价值取向、精神导引。就拿上海这座城市来看,她的价值取向、精神引领就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最近又提出“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但是,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得很快,但也产生了精神家园中某些方面的缺失,对此我们应该具有忧患意识。

        科学是城市文化和精神的支撑

      上海这座城市其实有着很强的科学精神和科普基础。但我们的城市精神在科学精神方面谈得比较少,科普读物在青少年中的影响也不大,不利于发挥科学对文化的支撑作用,今日上海的科学精神还应该再加强。现在,不仅要科技支撑文化,而且还要文化反哺科技。因为科学的创新精神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整体。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借助高科技,比如云计算、数字地球、虚拟空间、3D4D影像技术等等,都能对文化的发展给予技术支持。在科技发展中也要体现文化的支撑,很多东西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念层面上。

      改革开放一路走来,高科技对文化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比如许多戏剧舞台上的新兴布景在借助高科技上做得不错,但我觉得还很不够,像数码网络技术、3D、4D这方面的高科技,在文化发展中可以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尤其希望文化团队要自觉地和科技部门联手。

      认真梳理上海历史文脉,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传承和创新,两手都要抓。在传承方面,要对上海的城市文脉进行梳理。现在专业人士对这方面研究得比较深,但从市民层面来讲,宣传还不够。上海这座城市,远古有距今六千年的马家浜文化、距今五千年的崧泽文化、距今四千年的良渚文化、距今三千七百年的马桥文化,还有广富林文化和元代水闸遗址;近代则有民族工业文化遗产如江南造船厂、杨树浦水厂、电厂、苏州河畔的屠宰厂;革命文化有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团中央机关旧址渔阳里等。还有名人故居,像和平饭店这样的老建筑,斯诺等人都住过,孙中山宋庆龄也在和平南楼举办过大型活动。浦江饭店是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饭店,当年爱因斯坦也住过,所以在上海这个地方很容易找到一些名人踪迹。还有就是优秀近现代建筑和老房子,比方说外滩建筑群,长宁区新华街道外国里弄,像这些历史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进行严格保护。

      创新一定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谈话20周年,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本身就意味着创新。创新当然还要有组织的准备,政策、经费上的支持和国内外经验的借鉴。创新分三块,一个是原创,一个是集成创新,一个是引进消化再创新,这三块应该齐头并进。针对现在的文化发展,我觉得创新应该要好好抓一抓。就拿设计来讲,北欧在这方面很强,美国日本做得也不错,我们国内大学有设计专业,很多地方也有很多创意中心,应该利用这些平台,尽快缩短与国际一流的创新的差距。

    声明:http://www.cctvyl.com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0-2015 http://www.cctv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14142号-20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