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记者从上海市民文化节秋季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9月1日至11月31日,上海市民文化节将举办6500余项文化活动项目,为不同年龄、职业、身份和国籍的人群提供多元的文化服务。其中包括了契合建国六十五周年的庆典、群星奖巡演、艺术展、上海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等。
金秋欢乐,庆建国六十五周年
市民文化节在从九月中下旬到国庆期间,市级活动和区县活动将遍地开花。9月16日,“大地情深”群星奖获奖作品京津沪渝直辖市巡演将在东方艺术中心举行。作为文化部设立的全国社会文化政府奖,“群星奖”的获奖作品代表了全国群文节目的最高水平。来自四直辖市的这些精品佳作同台交流展示,把一系列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创节目奉献给上海市民。
9月27日,市民阅读大会中率先完成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将于嘉定新建的保利大剧院举行颁奖展示活动,届时现场将现市民千人齐颂中华经典的宏大场面,让人感受到中华文脉的传承不息。从10月直至年底,两年一度的第五届上海市民艺术(美术、书法、摄影)大展将分别在杨浦、普陀、长宁、闸北的4个展馆依次展出,并向建国65周年献礼。
此外,各区县都策划开展了各有特色的庆国庆的文化活动,如长宁区在中山广场上演的庆祝国庆交响音乐会、“活力闸北?方兴未艾”闸北区庆祝建国65周年书画作品展、“多彩都市风”浦东新区庆祝建国65周年广场文艺演出、崇明的国庆黄金周天天演等。各区县的百姓都能就近感受到国庆的欢乐氛围。
继续牵手重大节庆,做大做强活动
在夏季活动成功牵手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上海书展等重大品牌活动的基础上,在秋季,第十六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通过其群文活动与市民文化节深度牵手。国际艺术节开幕当天,在全市多点举办包括市民团队展示、中外优秀节目展演、专题音乐会、主题舞蹈大会在内的“开幕日”系列活动。在此后的一个月中,“天天演”仍将沿袭传统在世纪广场为市民带去一天两到三场的欢乐演出;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等地的艺术团会走进社区尤其是远郊与市民互动,让百姓在家门口领略各具特色的异域文化。
此外,市民文化节与2014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的牵手也将继续并升级。今年的活动将形成系列化,针对不同人群展开主题性的器乐文化活动,在弘扬传统民族器乐文化的同时也为市民带来前沿技术的冲击。主要活动有包括名家讲坛、“琵琶行”展示在内的民乐文化主题活动、先进的智能音乐展示及儿童音乐乐园体验等活动。
百姓喜闻乐见,赛事活动高潮迭起
秋季阶段,多项市级赛事将进入决赛和展示阶段。市民演奏大赛在民族乐和西洋乐百强团度先行决出的基础上,将于9月14日举行流行乐的决赛和展示,20支风格独特的流行乐队将角逐最后的十个“百强”席位。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大赛9月27日举行,传统知识大赛和家庭阅读大赛10月中下旬展开决赛,决出的“百名市民知识达人”和“百个市民阅读家庭”将于10月底和11月分别进行展示。
市民演讲大赛中的朗诵演讲大赛、沪语综艺大赛和相声大会也都将在秋季阶段完成决赛和展示展演,产生“百名优秀市民演说家”和“百名市民沪语高手”。最后收尾的市民写作大赛也将在11月展开决赛评选。此外,每年金秋的传统赛事“新上海人”歌手大赛将再一次为新上海人群体搭建展示歌唱艺术才华的舞台。有别于赛事的热闹,以图书馆为主体开展的秋季读书活动——城市大“悦”读,在宁静氛围中润物无声。各区县图书馆都推出了各有特色的读书、讲座活动。
“一区一品”呈现海派文化多彩格局
“区县周”活动,以“展示区域文化品牌特色、展现本地区市民文化发展成果”为宗旨,以全市17个区县为主体,在秋季阶段,通过各自举办为期一周的特色活动以及群文优秀节目和团队的专场展示展演,集中展示近年来各区县的文化建设成果,反映“一区一品”的区域特色与民风民俗,呈现百花齐放的海上文化格局。
活动主要分为“区县周”特色展示活动与由各区县自主策划,在各自区域内开展的特色项目。如浦东将推出非遗、群星奖获奖作品展演、静安的爵士乐,长宁的“舞动长宁”,奉贤的第九届艺术之星大赛等。
声明:http://www.cctvyl.com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