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明星艺人
  • 音乐试听
  • 星礼派送
  • 明星美图
  • 演出设备
  • 艺人招聘
  • 视听制作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列表

    "微游上海"将推特色线路 探索打开更多"老房"之门

    Date:2014-09-09 14:54:12   来源:互联网   访问:
    节日里的思南公馆。邵剑平 摄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建于1907年,1943年更名为武康路,是上海现今保存最好、最具欧陆风情的街区之一……”  昨天下午,一场充满海派精致风格的“老房子故事会”在武康

    节日里的思南公馆。邵剑平 摄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建于1907年,1943年更名为武康路,是上海现今保存最好、最具欧陆风情的街区之一……”

      昨天下午,一场充满海派精致风格的“老房子故事会”在武康路上的黄兴故居开讲,百余中外游客在老房子里边听著名导演胡雪桦讲《艺韵长留武康路》,边了解上海风土人情和城市发展历史。一小时后,在解说员带领下,游客来到武康路,实地一睹故事中老房子的真容。

      上海有故事的老房子,已经成为独特的海派文化旅游风景。这个中秋假期,看建筑、品人文、听历史,已然成为都市旅游新景象。

      短短一两公里,从武康路淮海中路走到武康路华山路,高大梧桐树下掩映着风情各异的老洋房。

      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条具有众多近代优秀建筑、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百年海派老街,全线优秀历史建筑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关于沪上许多作家、电影演员、文化名人客居此风情小街的传说趣闻,俯拾即是,吸引着中外游客慕名而来。比如被誉为“最美建筑”的武康大楼,是法国文艺复兴式的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由匈牙利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外形极像一艘昂首起航的巡洋旗舰。

      看似围墙重重的老房子,因能推门进入而变得越来越容易接近。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游客徜徉在阳光下,异国风情的老式建筑引得他们频频举起相机或手机,留下美好记忆。来自天津的一对中年夫妇告诉记者:“我们趁着小长假坐高铁来上海转转,发现上海有这么多和天津类似的老房子,值得细细品味。”

      有故事的老房,上海还真不少。开在湖南路名人静巷里的宝丽会馆,如今的璞缇克精品酒店,完好保留了80年老楼原本的建筑格局,流露着家的味道。还有建于1938年的法式花园洋房,曾是著名荣氏旧宅的襄阳会馆,如今变身为品尝私房菜的好去处。像这样可逛、可看、可“吃”的“洋房马路”,在申城数不胜数。

      节假日的下午,思南公馆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众多本地市民来此喝个下午茶。相关资料显示,思南公馆是目前上海市中心唯一一个以成片花园洋房的保留保护为宗旨的项目,坐拥51栋历史悠久的花园洋房,游走在思南公馆,如同身处风情万种的历史建筑群。

      “我感觉这里与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质特别相得益彰。”来自南京的沈先生说,在这里不仅能欣赏老房子的韵味,还能随意走进一家商店感受都市文化。

      记者采访了解到,上海各级旅游部门正在积极开发各类以老房子为主题的都市旅游线路,未来将有更多老房子向市民游客敞开大门。像“漫游慢品武康路”活动已成为上海都市旅游的人气线路。每月的第一个周六,都会以故事会的形式,围绕武康路沿线老房子的历史与典故开讲。在日前发布的2014上海旅游节“微游上海”线路中,“遇见·邬达克”、“寻宝·老城厢”、“对话·张爱玲”等线路将集中体现老房子游的特色。

      不过,眼下一些老房子的开放仍面临着一些问题。本市各级旅游部门正在探索解决方案,对于私人住宅这一块,要给予更多尊重;但如果是企业办公,则呼吁企业能够更多地和政府一起考虑和探索开放参观的方案。

      据悉,在即将开幕的上海旅游节,上海将推出融入老房子元素的“微游上海”线路。未来,沪上“老房游”产品或将更丰富。

    声明:http://www.cctvyl.com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

    热词搜索: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0-2015 http://www.cctv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14142号-20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