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音乐厅外观神似一刀“馄饨皮”
夜观外景
中秋之夜,上海交响乐团2014-15音乐季开幕音乐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举行,余隆与上交再度携手次女高音伊迪科·康姆罗西、小提琴家文格洛夫。当晚,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昵称“馄饨皮”,也于演出结束后正式揭晓,现场观众更是在演出结束后共飨馄饨赏月。
近年来,网民乐于以别名称呼一些地标建筑,如北京央视大楼被叫做“大裤衩”,广州塔被称为“小蛮腰”。这些昵称虽有调侃之嫌,却因逗趣好记而被广为流传,甚至为官方所采纳。6月20日,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官方发布昵称征集公告,迅速激起了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共诞生出562个别具特色、创意十足的昵称。
据悉,这些昵称有的从上交音乐厅外形、地标等角度切入,像“大马鞍”、“复兴1380”等;有的则读来朗朗上口,用接地气的沪语加以形容,如“邦邦响”、“乓乓响”;而吃货一族则抛出了“奶油小方”、“蛋糕盒”等美食诱惑。经过网民投票,上海交响乐团根据人气、寓意等方面精心筛选出19个昵称,进行第二轮厅内实地投票,排名前3的昵称,依次为“馄饨皮”、“小马鞍”和“月光宝盒”。
最终,“馄饨皮”喜获广大沪上乐迷喜爱,正式成为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昵称。据悉,除了上交音乐厅的外形像一刀“馄饨皮”之外,沪语读起来上口以及满足广大吃货的心声,都是“馄饨皮”获胜的关键。作为上海本地的特色小吃,“馄饨”一下子拉近了上交音乐厅与上海市民的距离,让高大上的音乐厅也能接地气。
声明:http://www.cctvyl.com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