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行家》中扮演的凯瑟琳·赫本,为凯特赢得一个小金人
女伶凯特:银幕缪斯 醉心舞台
在成为“女王”之前,凯特首先是一位受到了良好教育和专业训练的演员。1969年5月14日,凯特出生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金牛座的她将其天生的艺术细胞和经济头脑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墨尔本大学,她学习了经济和美术,后来她搬去了悉尼,在澳大利亚国立戏剧学院深造。
没有人质疑凯特的演技,甚至可以说她是本世纪最好的女演员之一。虽然是女配,但在《飞行家》中饰演凯瑟琳·赫本让凯特终于拿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并且还拥有两次最佳女主提名(《伊丽莎白》、《辉煌年代》)和两次最佳女配提名(《丑闻纪事》、《我不在那儿》),此外,她还拥有两座金球奖、两个“英国奥斯卡”Bafta面具和两尊美国演员工会奖奖杯。
凯特既能驾驭现实和奇幻世界里的女王,也能胜任俄罗斯间谍、舞者、王牌记者、一位和自己15岁学生偷情的美术老师、甚至反串鲍勃·迪伦的一个侧面。她出现在大银幕、小荧屏、舞台上,她的每一部作品,都好像是一个精心挑选的礼物,拥有质量和品质保证。凯特说,她选择角色,会有一些特定和突出的东西吸引到她的注意力,比如出演《汉娜》,是因为它拥有她所读过的剧本中最精彩的前20页:残酷、恐惧、悬疑;她演《夺宝奇兵4》,是因为11岁儿子希望她可以演一部能和朋友一起看的酷片儿。
导演人选同样是凯特选择影片的主因之一。在她的合作名单里,既有韦斯·安德森、托德·海因斯、泰伦斯·马力克这样的文艺大拿,也有彼得·杰克逊、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一般的商业大咖;她可以跟随史蒂文·索德伯格描绘二战后的柏林,也是伍迪·艾伦的旧金山代言人;她在大卫·芬奇的镜头下伴布拉德·皮特返老还童,也能在山姆·雷米的重口味里玩一把特异功能功能……她如此多变,却又让人能立刻认出她。游走在顽强和脆弱之间,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了。
在凯特的职业生涯中,她的舞台剧作品是可以和大银幕作品比肩的。1992年,毫无演艺圈背景凯特从国家戏剧艺术学院毕业,在戏剧界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她的第一个重要角色,就是1992年美国当代声誉卓著的剧作家、编剧大卫·马梅的《Oleanna》,和她演对手戏的则是杰弗里·拉什(记得《加勒比海盗》系列里阴阳怪气的巴博萨船长吗?)。正是这部让她体会到舞台魔力的戏剧,为她赢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表演奖:悉尼戏剧评论委员会最佳女主角奖。随后她出演了《哈姆雷特》、《暴风雨》、《海鸥》、《欲望号街车》等经典名剧,诠释了许多和她在大银幕上截然相反的悲情、凄美角色。凯特对于德国的戏剧很是推崇,探讨哲学、推崇戏剧张力、让人面对现实……其风格也展现出了她的一些内心特质,让她注重思考,永远不会老套和停滞不前。
声明:http://www.cctvyl.com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