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一南,群星会
电影《一九四二》昨天北京首映
演员们越演越瘦,记者们越看越闷
经历了10个月筹备、5个月拍摄、7个月后期制作,《一九四二》让冯小刚萌生了提前退休的想法。重现1942年河南饥荒,是一次对心灵的折磨,张国立、徐帆、张默……在重现逃荒的过程中心理抑郁。昨天,《一九四二》北京首映,观看灾难同样变成了记者们集体经历的心灵炼狱,看完除了压抑还是压抑。记者 陆芳
演员们饿着肚子演灾民
《一九四二》讲述了1942年的河南,因为一场天灾和战乱,灾民在逃荒中因饥饿而走向绝望的故事。
影片里没有救世英雄,只有挣扎在饥饿里得不到救赎的普通人。
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冯小刚不厌其烦地渲染了苦难,而观众除了压抑、叹息、流泪外,没有别的选择。
刘震云说,《一九四二》的主角只有一个,就是那三百万因饥荒而死去的灾民。冯小刚很小心地从这三百万人中找到一些代表。
在随后进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冯小刚带着徐帆、张国立、张默、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冯远征、范伟和远道而来的阿德里安·布洛迪,接受了记者们的提问。
随着剧情的进展,大部分演员都非常明显地越来越瘦。
张国立说:“我从开机到最后一个镜头,一共瘦了24斤。在剧组每天就是演完了饿,饿完了演饿,饿上加饿,这场减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的尊严是从肚皮开始的。”
徐帆接话:“我同意张国立说的,没有吃的真的毫无尊严。我减了10斤。我觉得在减肥的过程中,给我一个感觉,就是有的时候演戏光靠演是演不出来的。”
冯远征说:“我还行,减得不多,因为本来就瘦,减了几天他们就不让我减了,我实在是没处减去了。”
范伟扭捏地说:“我也减了6斤左右,但是谁也没看出来。因为我光减身体不减脸,还是大脑袋。后来跟导演沟通了一下,导演说:‘饥饿的人会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消瘦,一种是浮肿。’后来我就走‘浮肿’路线,每天放开了吃,但是看见国立、徐帆吃不上,我又不好意思,只能跟他们说:‘我这是浮肿!’”
昨天,中影、华谊、光线、星美和博纳五大发行公司向院线要求提高票房分账比例一事,在《一九四二》的新闻发布会上终于落幕。全国30多家主要院线发表声明,称分账比例将阶梯进行。《一九四二》票房3亿元以下,分账仍然按着片方得票房43%比例执行;票房超过3亿的第二天,分账比例提高到45%;票房超过8亿的第二天,分账比例将提高到47%。这基本是效仿去年张伟平就《金陵十三钗》提出的分账方式。
至于其他贺岁片是否按此比例执行,双方仍在商谈中。
冯小刚不认为这是贺岁片
每次发布会,冯小刚总是会放炮,但昨日的发布会上,冯小刚显得特别平和,生怕抢了别人的风头,经常把话题让给别人。
只有关于电影的话题,他才愿意回答。(以下记者简称“记”,冯小刚简称“冯”)
记:每次你的片子放映之后都会有掌声,这次没有,你怎么看?
冯:我觉得看完电影,观众会很长时间走不出去,被震住了,会有很大的触动,就是成功。
记:贺岁档推《一九四二》这么压抑的电影,适合吗?
冯:我不觉得《一九四二》是贺岁片。观众需要不同的电影。我只希望观众看完电影,觉得没有浪费钱。
记:《一九四二》表达了很多人性的负面,你是在批判劣根性吗?
冯:透过镜子看真实的自己,是非常幸福的,你起码知道自己丑。《一九四二》就是面镜子,可能你看完之后会觉得不舒服,但比糊里糊涂臭美强多了。
记:这次重金邀请了好莱坞明星,但基本“打酱油”,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冯:这是一个群戏,需要很多优秀的演员。不论演员是从哪里来的,多少片酬、多大腕儿,都是为电影增加骨血的,都得为电影的整体性和合理性服务。
记:你能预测一下《一九四二》的票房吗?
冯:没有一个导演拍完电影,不对票房有期待的。我不说了,不是担心,而是怕低估了这部电影的票房。
声明:http://www.cctvyl.com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