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浴血荣光》
大视角解读时代人物的命运沉浮
金一南
毛泽东写的那句著名的“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是对在长征后期红军只剩下六七千人的情况下,彭德怀在最困难的时候敢于连续作战的勇气的最佳赞誉。但这首诗同时也可用来赞誉彭德怀出任志愿军司令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这场仗,是一场我们并没有准备好的战争,是一场猝不及防的、强加于我们的战争,其实也就是说,当时出兵朝鲜是我们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但又必须出兵,那么谁来担任志愿军的司令?
这个人选是不太好确定的。
志愿军的对手是战斗力很强,装备世界一流,而且刚刚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并在战斗中获得胜利的美国军队。而我们第一批准备入朝的部队,调了五个军,都是四野的部队,从这个部队的构成来看,要担任志愿军司令,起码得具备两个过硬的条件:
第一点,指挥官必须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
第二点,这个指挥官的个人资历必须能够震得住四野的力量。
说实话,当时我军高级领导干部中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人是不多的,最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实际上就三个人——林彪、彭德怀、粟裕。
林彪优势很明显,四野就是他的部队,就是他带出来的。而且指挥大兵团作战,林彪、粟裕都非常突出。所以毛泽东在考虑人选的时候,最初考虑了林彪,也考虑了粟裕。但林彪和粟裕两个人当时都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入朝担任司令一职。
林彪在武汉养病,粟裕在青岛养病。
两个人在解放战争中精神损耗都是非常大的。林彪在衡宝战役的后期,基本上就已经病倒了,都已经躺着在指挥了。粟裕也是因为长期的指挥作战,精神衰弱,在青岛疗养院治病。
彭德怀成为一个必然选择。
但彭德怀并没有意识到点将会点他。
彭德怀当时在西北,是负责西北区党政军的一把手。毛泽东通知彭德怀到北京开会,彭德怀是以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到北京的,他带的是一摞汇报西北如何建设的图纸,准备汇报西北怎么开发农田搞建设的问题,根本没有作出征的准备。
他一进会场,没想到讨论的是出兵朝鲜的问题,讨论主要指挥员的人选问题。
于是,毛泽东当场点将。
当天晚上,彭德怀在北京饭店睡不着。一是睡惯了硬板床,睡不惯席梦思;最重要的是因为事儿太大了,根本睡不着。最后他干脆就躺在了地毯上。
第二天,彭德怀走进会场表态,接受这个任务。
这就是在1950年新中国严峻的时刻“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率军与全世界最强大的武装力量较量,需要何等的勇气!
出任志愿军司令,对任何一位高级将领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也是一种信任。
彭德怀连家都未回就出征了。
声明:http://www.cctvyl.com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