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进入收官阶段,而微博上对于好声音学员们的点评从来没有停止过,有网友说,《中国好声音》就是烟嗓的“大聚会”。也有媒体报道说,导师庾澄庆就曾经放话,要找的就是“烟嗓”的女生。而“烟嗓”吴莫愁因为另类的嗓音和特立独行的表现,让议论声不绝于耳。如果说,盲选环节还尚且尊从这“好声音”这一主题,然而进入到总决赛阶段,学员们声音之外的台风、个性、特色再一次喧宾夺主的成为争夺票选的“利器”。
1 “烟嗓”就是沙哑?周迅算不算“烟嗓”?
专家表示,烟嗓是一种很高的声乐技巧,和抽烟无关
因为《中国好声音》的热播,一个另类的名词“烟嗓”重新进入众人视线。“我是猫嗓,我好想变成烟嗓!”网上还有网友求助,现在女孩纤细的嗓音已经不流行了,一副“烟嗓”才更加性感。
著名嗓音专家,鼓楼医院耳鼻喉科王建群教授说,他也关注到了烟嗓,但是从他的角度看,烟嗓和抽烟无关,是一种很高的技巧。“你看李代沫等歌手,他发声时是声带部分振动,然后通过共鸣腔来放大,使得本来较为完美的中声区具有金属的质感。”王建群教授说,而且他们不是整首歌使用“烟嗓”,但在某几个小节里,这种充满质感的声音为他们“锦上添花”。王建群教授说,老牌超女“张靓颖”擅长“海豚音”,原理其实是一样的,一个人的声带宽度在那里,那么“海豚音”也是只用了其中的一个区域发声。
专家强调,“烟嗓”可不是“沙嗓”,像周迅那样说话沙哑的嗓子不算“烟嗓”,“你注意到没有,这些好声音学员说话时,声音并不沙哑。”王建群说。
2 吴莫愁的声音好模仿吗?
专家:那是“挤”出来的,学这样唱歌容易伤嗓子
在《中国好声音》中,还有个“奇葩”吴莫愁,对她的争议一直没有停过。王建群认为,吴莫愁能够在舞台上“一鸣惊人”,是通过压低嗓音、挤压声带的方法,在喉腔发出声音。“在正常发声时,我们会通过横膈膜的位置向上运气,这股‘气’冲开声带继续向上‘送’,通过鼻咽部和咽部的扩大,最终通过嘴巴发出,这便是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王建群说,想要将声音发出,呼吸、声带振动、共鸣和咬音四点“缺一不可”,而吴莫愁的发音方法是带有刻意性、装饰性的在中声区压住嗓子,从而“挤”出声音。这并不是网友理解中的“烟嗓”。
王建群提醒说,在歌唱表演时,偶尔加入一两句类似于吴莫愁这样的独特发音可以达到“惊喜”的效果,但“这种发声方法是长时间让声带的一小部分蜷缩起来再发音,声带一直处于疲劳状态,容易搞坏嗓子。”
专家观点:那么,什么样的声音算是“好声音”呢?“音色、音准和表现力都十分突出的才是我心中的好声音。在这次《中国好声音》学员的声音里,吉克隽逸的声音让王建群比较满意。
3 《好声音》退缩回选秀原点 猎奇心态抹杀歌声本质
王韵壹和金池的PK,大众评审在票数差别上仅仅3票,然而在王韵壹和吴莫愁的比赛结果上,两者票数差超过20票。同样的结果也发生在张玮和多亮的对决中。如此大的票数差距和现场导师的选择结果形成了很明显的对比。选手之间的PK本身并不存在太大的实力差距,而如此夸张的媒体投票结果所暴露出来的是什么?
我无疑抹黑吴莫愁,然而单就“好声音”节目的主题内涵,声音、唱功、技巧的成分应该在表演之上。毕竟,在这个偶像泛滥的时代里,能敢于静静的站在台上靠声音打动听众的歌手不多了。或许,每个人对于“好声音”的判断有所差别,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吴莫愁的晋级很大程度上,和她在舞台表演方面的特色有直接关系。
抛开吴莫愁风格鹤立鸡群不说,张玮在第一战的表现着实不敢恭维。编曲的诡异让人感受到的不是才华和创意而是山寨跟恶搞,前半段的“过嗨”直接导致了后部分《BAD》演唱过过程中的数次重大失误,分岔、呲音、走调等致命伤比比皆是,然而媒体评委却给出了极高的票数。如果说媒体评委是在代表公众和观众投票的话,那样如此结果,专业何在?审美何在?普世价值观何在?
就好像当年超女、快男选秀一样,大众评委的投票结果所掀起的争议不断,究竟大众评委和媒体评委是否能代表公众审美倾向?还是仅仅是集团化甚至利益化的小范围表态,很明显同样的问题和质疑再一次出现在《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如果说,盲选环节还尚且尊从这“好声音”这一主题,然而进入到总决赛阶段,学员们声音之外的台风、个性、特色再一次喧宾夺主的成为争夺票选的“利器”。当猎奇心理和单纯的个性喜好成为重点,无疑会让这个本着声音、歌唱为主要目的的选秀节目再一次退缩回原点。
声明:http://www.cctvyl.com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