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春同志与时空之旅都江堰版演员合影
时空之旅信阳版首演合影
东方网9月24日消息:2005年9月27日,一台名为“超级多媒体梦幻剧《ERA——时空之旅》”的演出在上海马戏城上演,融合中国传统杂技元素以及高科技多媒体手法的独特演出形式让中外观众惊艳。时隔7年,《时空之旅》依旧在马戏城天天上演,截至今年9月底,已连续演出2759场,中外观众达280万人次,其中70%以上都是来自国外的观众,票房收入超3亿元。
7年,对于时空之旅来说,是一个“扬”的过程,从塑造品牌的“扬”眉吐气,到品牌复制的“扬”名四海,再到品牌发展的“扬”帆远航,以及品牌维护的“扬”长避短。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时代创新精神的时空之旅,将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打造成20年的常演文化品牌,开创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个里程碑。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时空之旅》的诞生是一个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提供廉价的原材料,而是自行开创了一条从产品创作开始到产品市场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更是颠覆了以往文化创意产业中,中国人只是产业工人的角色,而是通过自有团队的努力和外聘的外籍导演团队的配合,实现了体制、机制、艺术、管理、营销等各方面的创新,创造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优质文化产品,被《人民日报》评论为“文化演艺的奇迹,文化创新的典范”。
《时空之旅》是高科技、现代制作理念、手法与杂技艺术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尝试,所有新奇手段和现代元素,都被用来展示中国传统杂技的精彩和难度,并将其转为现代艺术语言。秀的是杂技,也是一种文化。
“品牌复制”在全国遍地开花
2011年---2012年,《时空之旅》演出又先后成功复制到信阳和都江堰,并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各界的一致好评。《时空之旅》找到了“复制版权、管理输出”的模式。所谓输出,不是简单的将节目生搬硬套到其他城市,而是根据每个城市的特色,再融合《时空之旅》演出的现有状态,同时运用各类最先进的舞台设备,再创新提高,打造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各地《时空之旅》演出项目。
中国并不缺乏优秀的文化作品,也具有文化作品向其它城市和地区输出的先例,但其表象更多的只是一种作品的地理转移。《时空之旅》进入信阳和都江堰打破了这层概念,其已不仅仅只是一部舞台作品,更是形成了一种效应,而对于希望引进《时空之旅》的城市和地区来说,其关注的也不仅仅只是精彩刺激的节目本身,而是其在国内外、业内外富有盛名的品牌影响力。因此对于时空之旅来说,品牌可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商品”,具有了价值。
“走出去”,走得更远更扎实
2012年9月7日,李长春同志在继2006年观摩过上海《时空之旅》后,又一次观摩了都江堰版《时空之旅》,看后如6年前一样高兴与激动,并指出:“《时空之旅》走出上海,走得好,应该走出去,而且还要走到世界去。”
对于“走出去”,时空之旅一直抱着积极而又审慎的态度。第一阶段的策略“出口不出国”,即通过从源头就开始的项目推广宣传,从国门外就进行的综合市场营销,吸引了大量来上海的国际旅游者前来观看,不出国门就实现“出口”。之后就是通过与国际上的演出商和相关演出机构洽谈,以精品的价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同时改变中国杂技节目被低价化的现状,扭转中国杂技演艺领域的文化贸易逆差。目前时空之旅正与美国方面洽谈赴美巡演的意向;与台湾《联合时报》的关于巡演的洽谈于2011年底也已开始。
声明:http://www.cctvyl.com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