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明星艺人
  • 音乐试听
  • 星礼派送
  • 明星美图
  • 演出设备
  • 艺人招聘
  • 视听制作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列表

    "二张"当年情:张伟平曾赞与张艺谋阴阳结合得好

    Date:2012-09-14 11:50:59   来源:互联网   访问:

    张艺谋、张伟平 李学仕 摄(资料图)

      近日,制作人张伟平突然与认识合作了16年的导演张艺谋正式分道扬镳。“二张”这一仗已经打响,相关各方依旧讳莫如深。与步步紧逼的张伟平相比,张艺谋保持了一贯的沉默风格。

      得不到当事人的确认,媒体开始为张艺谋的“出走”找理由。张伟平称两人合作16年未有任何合约,最近两部电影《山楂树之恋》和《金陵十三钗》仅收支平衡,连同之前“天价铁道部宣传片”的新闻,媒体综合分析,认为张艺谋近两年未从张伟平处拿到任何酬劳,因“开销大、零片酬”而另寻良木。

      战役去年就已打响

      去年12月11日,《金陵十三钗》首映,张艺谋对媒体表示不考虑票房,也不期望窥望奥斯卡———这也是张伟平最后一次见到张艺谋。之后,关于张艺谋寻求新合作方的各方消息不断。

      其实,明眼人早就看出,“二张”这一仗早在那时就已打响。首先是不再同台出现,张伟平在宣传时说“我对得起张艺谋,所有我能想到的我都做到了……夫妻都有七年之痒,何况我们”,更有“都是明白人”这种喊话式的弦外之音。

      2012年3月被张艺谋开除的小演员何珺突然在微博爆料张艺谋超生,消息轰动网络,平时常替张艺谋打点一切的张伟平则一反常态,示意要记者去问张艺谋本人,直接将低调的张艺谋推到风口浪尖。据网上有心人士的评点,网上有名有姓的那名陈姓女孩的照片是一张身份证照,这张身份证照只有极私人关系的人才可以得见,那么谁是真正的放料人?

      张艺谋去向仍是疑

      《金陵十三钗》首映过后,张艺谋依然封口,但暗中却加快了摆脱张伟平控制的脚步。虽然还不知道去向何处,但张艺谋是必走无疑。可能正因为张艺谋默无声息却无比坚定的出走,让多年来以保护人自居、自觉付出甚多的张伟平难以下台。

      今年8月,这位昔日被张艺谋称为“在家打几个电话就能赚大钱的”狠角色亲自出马痛心疾首老友的“不告而别”,甚至屡屡放话:“你如果没干亏心事,干吗躲着我啊……现在沉默是心虚。”在如此情势下,记者多次寻找中间人表达采访要求时,几经游说,张艺谋还是一如既往地不愿接受采访,不过,记者采访与张艺谋关系密切的身边人,听到张伟平在报纸上炮轰张艺谋“心虚”一事,朋友冷笑一声后表示,“恐怕不是心虚,是心寒吧”。

      争议的三个重点

      究竟是什么事让张艺谋心寒?张艺谋不愿细说,与双方都各有交情的圈中人士大多三缄其口,不想蹚这混水,综合网络消息与圈内人士的透露,可以归结成一句俗不可耐的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争议的三个重点主要集中在对张艺谋电影的创作主导权的归属上,其中就包括选角的意见不一;还有从《一个都不能少》到《山楂树之恋》就存在的“二张”的影片分成问题;最后一点则是两人性格迥异。小张艺谋8岁的张伟平是“胆大包天”的干部子弟,“想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怕得罪人,和别的低调的制片人不一样,他凡事冲在前头,给记者提供张艺谋的各种细节,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比如“张艺谋,是我一生中不可多得的朋友”“除了他母亲,我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他的人”。他送张艺谋江诗丹顿,张艺谋则送他连自己都不舍得买的七万元的皮衣。

      每次新片上映,张伟平总会因为各种出位的言论而成为舆论焦点,四处放炮,成为比导演张艺谋还闪亮的新闻人物,而“出于哥们义气投了《有话好好说》,赔了1000多万元”“张艺谋的文艺片都不赚钱赔本赚吆喝”“抵押房子支持张艺谋拍《金陵十三钗》,投资六个亿”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非走不可”的三大原因

      2010年,曾在摄影棚内拍摄过“二张”的时尚杂志的记者这样描述过两人相处的情形:张伟平是人群的中心,他不停跟周围人开玩笑,调节气氛,拍摄时会很亲热地把手搭在张艺谋的肩膀上。而张艺谋在记者眼里,是一个拘谨的、话极少的陕西男人,身上散发着一种浓重的倦意,“有人给他沏上了一杯茶,他的眼神就会不自觉地盯着那只茶杯”。

      2011年,在跟传记作者方希聊天时,他们做了一个行为风格测试题,说到各种行为人格,张艺谋突然面露苦笑,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和价值观不一致的人真不能合作,合作是一种痛苦。”张艺谋悄然出走,却又不发一言,据熟谙内情的资深经纪人T小姐向记者透露,有三点原因让张艺谋非走不可:“首先从 《一个都不能少》到《山楂树之恋》,张伟平都不是实际投资人,他在对外说话的时候,含糊其辞。实际上他只负责电影项目在国内的报批和送审,他拿的是国内的发行费。最关键的问题是,他并不按照实际产出利润分账,这一点当事人心中最清楚。其次,《金陵十三钗》和《山楂树之恋》都虚报了拍摄成本,其中《金陵十三钗》的费用只是宣传的1/3。而这两部电影,张艺谋在其中既无片酬也无分成,等于是分文没收。”最后至于张艺谋为什么不辞而别,不见面,不回应,不是心虚,是“他天生不喜沾惹是非,个性内向,特别不愿意惹麻烦,而且多年的合作者在媒体上互相攻击,无非是白给人看笑话”。最大的原因还是“张伟平首先策划了一系列报复性行为,包括曝光家人、发律师文书……张伟平最近的表态,显得自己在整个事件中特别无辜和委屈,也确实让张艺谋无言以对”。

      “二张”当年情

      在他们合作的这十来年里,张伟平无时无刻不扮演着张艺谋的恩人与代言人的角色,“艺谋曾说过在世上最让他感激的就是他母亲,他女儿和我”,而张艺谋则是“除了拍电影,什么都不懂的人”。有意思的是,张艺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说过,他拍的电影没有一部赔钱。

      张伟平也曾说张艺谋不爱说话,没有太多朋友,他不太善于交际,交友也很谨慎。不过让人觉得讽刺的是,就算张艺谋这样谨慎地花了20年时间交到的这个朋友,最后还是无情地与他反面了。

      两人相交本是偶然,张伟平在2004年接受《看电影》杂志采访时曾提到他与张艺谋的相识是在一个朋友的聚会上,那时张艺谋刚拍完《红高粱》,“当时我太太是巩俐的影迷,我当时在医院做药剂师工作”。只有高中学历的张伟平出身部队家庭,1989年他成为西门子公司驻北京代表处的经理,不久后下海经商,凭着深厚人脉做起航空食品、药品、房地产生意,成为上世纪90年代初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1996年,张艺谋因为拍摄《有话好好说》遇到资金困难,张伟平与另一个朋友加入投资,从此进入张艺谋的核心生活圈。

      “连大师都说,我们俩阴阳结合得非常好。”和平时期,张伟平曾这么描述他们的关系,在张伟平看来,他是阳,张艺谋是阴,但张艺谋出走以后,张伟平成了怨气冲天的那一个。更要命的是,两人多年的合作从来没有签过一纸合约,全是靠口头协议,这情形很像同居多年的男女,男的跑了,女的哭天喊地,但清官难断家务事,谁说得清呢?这是打不起的官司告不起的状,只有通过媒体把事情放大放大再放大,利用舆论压力进行某种报复。

      在旁人看来,这或许也是张伟平急于要把张艺谋拉回战圈,步步紧逼的原因。

    声明:http://www.cctvyl.com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

    热词搜索: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0-2015 http://www.cctv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14142号-20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