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资讯
  • 活动预告
  • 明星艺人
  • 音乐试听
  • 星礼派送
  • 明星美图
  • 演出设备
  • 艺人招聘
  • 视听制作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列表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开馆1周年

    Date:2012-06-28 21:11:56   来源:互联网   访问: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开馆1周年

      今年5月,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开馆一周年正值上海世博会开幕两周年之际,市群艺馆内特别策划组织了系列世博纪念活动:“鸟瞰世博”陈扬航拍摄影作品展、世博文化收藏展、以及“炫彩再现”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周”巡游创意服饰展,并配有两场世博主题讲座同时举行。“鸟瞰世博”展将展出国家一级摄影技师陈扬先生从几百米的高空俯瞰世博会的航拍作品,带领观众以更加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去回味和感受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而作为一个曾居住在世博园原址的摄影人,4月30日下午,陈扬也会亲临展览,现场给市民讲演他在空中记录浦江两岸世博盛况的深切感受。“炫彩再现”展推出的三十套创意服饰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活动周”大巡游的展示服装,夸张的设计充分展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创意、时尚、活力、多元。

      为民搭台人人都成摄影家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联同上海艺术摄影协会5月1日起倾情推出“私人照相馆”,为摄影爱好者打造属于自己作品的私人展示空间。不论你是新闻记者,还是培养祖国下一代的人民教师,或是建设城市的劳动者……无论你是什么职业,只要爱好摄影,愿意同大家分享交流,就可以打造自己的“私人照相馆”,年底还将评出2012年度市民摄影家,举办摄影大赏活动。同时,为了提高市民数码摄影水平,丰富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市群艺馆还将面向社会推出市民公益培训大放送。今年6月起,率先推出“快乐摄影,拍出精彩”上海市民摄影入门公益培训。邀请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艺术摄影协会等市级摄影培训师资,采取专题讲座和互动点评作品的方式进行。

      “王小毛”之父开讲“上海故事汇”

      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会同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推出的上海首个有落地讲演场所的故事讲坛——“上海故事汇”,将于“五一”小长假期间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三楼报告厅隆重开讲。该活动旨在着力整合上海的故事活动资源,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打造上海群文活动的新亮点。作为公益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上海故事汇”将两周一次免费向喜欢听故事的市民开放,汇集上海最优秀的故事员为听众讲演具有生活气息、健康向上、生动有趣的故事。活动特邀上海电台十佳节目主持人、《滑稽王小毛》编导葛明铭担纲主持,每场时间90分钟左右,精选3至4个故事。每月还将开展一次故事家沙龙活动,让“肚里有故事、喜欢讲故事”的“民间故事大王”上台显显身手,探讨研究故事创作和故事评论。

      4月29日13:30,“上海故事汇”首场开讲将由长三角故事大赛金奖获得者黄震良、京津沪渝故事邀请赛金奖获得者徐鑫、上海资深故事员周进发担纲讲演。据悉,“上海故事汇”已排定了从4月开讲到今年年底的全部档期,共17场。

      在“上海故事汇”隆重开幕之际,作为同一品牌序列项目的“倾听上海”——首届上海市故事创作、讲演大赛也将同步启动,活动将通过《上海故事》杂志的平台,在全市范围开展主题故事创作征集和讲演活动。着重反映上海改革开放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弘扬“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主流价值取向,为推动本市故事创作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营造喜迎十八的热烈氛围。

      生命故事剧场上演百姓的时代百姓的家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隆重推出“生命故事剧场”,遵循“三贴近”原则讲述百姓自己的传奇故事。今年首推多媒体舞台剧《我的时代我的家》,于5月23日至24日在上海星舞台上演。该剧是上海市群艺术新馆开馆以来第一部自制大戏,故事原型全部来源于2011年面向全球华人征集的“全家福”摄影展中老照片的动人点滴。本剧跨越百年,从辛亥革命、抗战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和新世纪五个不同时期的变化,呈现一个家庭五代人的悲欢离合。以笑泪交替和辛酸诙谐来书写百年来中华儿女的青春、革命、情感、生与死、爱与恨。通过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向人们表达中国人的涓涓亲情和人性温暖。5月1日下午,在上海星舞台进行该剧的首次公开排练,届时欢迎市民前来参观。

    声明:http://www.cctvyl.com刊载此文仅作传播之目的,不代表本站观点。

    相关阅读

    Copyright @ 2010-2015 http://www.cctvy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14142号-20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回到顶部